罗马
135分钟
8.2
付费

百科词条
(2018) 电影
罗马

上 映:
2019-05-10
地 区:
墨西哥
类 型:
剧情家庭
导 演:
阿方索·卡隆
简 介:
故事发生在墨西哥城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罗马”,讲述年轻女佣克里奥(雅利扎·阿巴里西奥饰)在雇主索菲亚(玛丽娜·德·塔维拉饰)家中工作,该家中索菲亚的丈夫长期在外,由女佣克里奥照顾索菲的四个孩子。突如其来的两个意外,同时砸中了女佣克里奥和雇主索菲亚,... 更多

热播榜

本片搜索结果 更多结果

猜你喜欢

剧照

精彩评论

只是长镜头与一些社论的快嘴,后面有点“者也”风(这篇写得都有点精神分裂了) 2021-04-17

首先声明一下,我个人认为本片的长镜头的确是一大绝笔,这也是我很喜欢本片的一点。配合异域家庭的生活和带有抒情性质的剧情走向,着实是极佳的观影体验。不过我个人认为,有人觉得这种长镜头和沟口健二的镜头有所谓的“异曲同工之妙”,我还是不同意。沟口的镜头表达更加的贴近人物自身,让我们得以更加关注人物的内心情感... 详情

没有比它更适合影院的电影了 2020-02-16

(发布于“独放”公众号)ROMA 反过来写是 AMOR,在西班牙语中,“罗马”是“爱”的反写体。《罗马》,是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生涯最具有自传性的电影作品,饱含着卡隆对他童年成长的地域、陪伴他长大的女性、以及这段私人回忆的爱。另一位墨西哥名导吉尔莫·德尔·托罗在作为第 75 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给自己的“老乡... 详情

《罗马》的“爱”和“圣女情结” 2019-06-30

这部135分钟的电影,有多层的内容和多层的视角,用富有诗意的编排让观众意犹未尽:看上去,这部电影是关于女佣可莉奥的,但细细想,女主人索菲亚也是女主,她的命运和精神历程,和可莉奥之间形成了一种共振。而从题材上来说,这部电影又充满了时代背景下的国家政治史和鲜明的意识形态因素,但回味起来,这部电影又是私人的... 详情

罗马 2019-05-15

与朋友在IFC center看了Roma,十分制的话,7分吧。失控,啰嗦,炫技,上中产趣味的温情脉脉,剪掉半小时没问题(海滩一场大败笔)。朴素简洁会更有力。 前半部分想到雷诺阿《游戏规则》,后半部分想到许鞍华《桃姐》。关于政治的轻描淡写。阿方索·卡隆的《罗马》。 始于“地”,终于“天”。 开篇第一组镜头精心设计:方砖... 详情

院线团 | 19外语榜迄今最高分的诞生 2019-05-13

本条为公众号「风影电影」的日常院线评价栏目。由于豆瓣分数长短评须一致,评星与本人短评相同,与具体评分无固定关联。 本期院线团探讨的电影是最新上映的《罗马》。中国是全球范围内,该作上映规模最大的国家。鉴于这部电影的影响力,我们不再在前言中赘述其奖项、风格、剧情,直接开讲。综合评分:7.5分Morning9分宫崎骏... 详情

无形海浪 2019-05-13

微信公众号:moviesss 首发于 MOViE木卫 从电影院出来,我比较确信,关于《罗马》的争执,其实就一点:它的好,到底是不是2018年度最佳或者年度十佳的那种好?亦或者,只是跟风、平庸、一片和气的那种“好”。否则有金狮子与奥斯卡的加身,即便卷入Netflix风雨,它与评价两极之类的根本不沾边。十五米高的巨浪(可能还不止... 详情

披着皮毛火海中唱歌的人 2019-05-12

(部分信息是外网上搜集来的,其余是自己的解读,欢迎交流)圣诞夜的大火,在大家都在忙着灭火之余,有个披着皮毛戴着面具的人,他没有参与救火,导演还给了他将近一分钟在大火中唱歌的镜头。一刷完电影后我猜想这个人扮演的可能是墨西哥当地的神话或者宗教故事中的人物,但他参与的却是富人的圣诞节,这指明了他非墨西哥裔... 详情

《罗马》中有哪些隐喻和彩蛋? 2019-05-08

1.主角Cleo的扮演者Yalitza Aparicio,出生于1993年,是一名学前教育老师,毫无演艺经验。担心导演做的是人口贩卖的生意,试镜时带着母亲一起去。Yalitza的母亲也同为女佣,拍这部电影也是另一种致敬母亲的方式。她也是第一位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提名的原住民女性。2. ROMA,罗马是1970年代墨西哥城的一个中产阶级社区,... 详情

如何理解《罗马》中的意识形态表达? 2019-02-23

我是认真地看完了一遍电影的,我也必须诚实地说我没看懂,也不喜欢这部电影。在大家骂我之前,我想先问一下到底什么样的电影算是好电影呢?如果一部电影让大部分人看了一遍都看不懂的话,是不是导演和观众的沟通上有问题呢?什么是所谓的看懂了电影?以一个女佣的视角,关注在1970年代的一个墨西哥中产阶级家庭的故事,大家... 详情

只是又一架飞机划过天空 |《罗马》 2019-02-21

1技术是什么?技术是工具。如果我们称赞一部电影夸来夸去都是技术,那只能说明它在表达上太失败了。俗话讲:光练不说,傻把式。技术最终是要支撑表达的,而不应该完全盖过了表达。这一点看阿方索·卡隆就知道了。我一直敬佩卡隆的点,就在于他总能运用高超的技术来构建自己的艺术表达,并且显得游刃有余。特别是《人类之子》... 详情